英国大学也扩招,量产大学生也有错?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魏城发自伦敦
编辑 | 郝洲
9月初是英国大学开学的日子。
随着英国大学纷纷开始一个新的学年,英国大学录取的学生人数再次打破历史纪录,许多英国人都问出了同样一个问题:英国大学生的人数是不是太多了?
高考成绩膨胀
今年8月10日是“英国高考”—— A-Level的出榜日,因新冠疫情,英国连续两年取消了A-Level考试,2021年的A-Level成绩继续由教师评估得出,而非由考试考出。
大概是因为老师都偏爱自己教过的学生吧,今年英国A-Level中的A和A*成绩(相当于“优”和“优+”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今年有超过44.8%的学生获得了A或A*成绩,比去年的 38.5%增加了6.3个百分点;获得A*成绩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增加到了19.1%,这是自2010年引入A*成绩以来的最高比例。
如此创下的成绩纪录,被英国媒体戏称为“高考成绩的通货膨胀”。成绩膨胀也相应地导致了大学录取人数的膨胀。
后来,许多英国媒体都用了类似“英国大学生的人数是不是太多了?”的问句,作为相关报道的标题。
但英国大学录取人数的膨胀并非始于新冠疫情导致的“高考成绩的通货膨胀”,与中国类似,英国也有几乎同样时长的大学扩招历程。
萨顿信托(Sutton Trust)创始人和理事长彼得·兰普尔(Peter Lampl)表示:“我认为上大学的孩子太多了。太多的年轻人背着巨额债务、学了许多市场不想要的知识毕业了。”
兰普尔是在英国提倡和促进社会流动的著名教育慈善家,他这么说,而且说得这么不客气,可能反映了不少英国人的心声。
据称,认为英国大学招生太多的人,也包括英国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和其他英国政府高级官员。
总部设在伦敦的经济研究机构“资本经济学”(Capital Economics)理事长罗杰·布特尔(Roger Bootle)更是出语惊人,8月29日,他在《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将英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减半,为我们的经济提供所需的动力》。
英式大学扩招
不是说要想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提供动力,就必须提高这个国家人口中的大学生占比吗?怎么又反过来了?兰普尔、布特尔等人的逻辑是怎么来的?
在说清他们的立论逻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英国大学生人数是怎么多起来的。
英国几乎是与中国同时开始大学扩招的。
中国大学扩招源于1999年中国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份文件提出,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人数的15%。同样在1999 年,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了让英国 50% 的适龄青年上大学的目标,称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
有趣的是,英国和中国也是在同一年实现了一半适龄青年上大学的目标: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2019年,英国上大学的适龄青年也首次超过了50%。
但现在英国政府又开始担心大学生人数太多了。当然,如今的执政党是与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不同的保守党。
现任的保守党籍的教育大臣威廉姆森在英国“高考出榜日”之前说,英国的家长们应该对学位学徒制“持开放态度”,他表示,大学只是“年轻人考虑的众多选择之一”。
英国的学位学徒制类似中国的“在职学习”“函授大学”或“夜校”,即把全职的有薪工作与为获得学位而进行的兼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做法。
英国政府还在议会中推动通过了《技能和16岁以上的青少年教育法案》,并出资赞助技术技能的培训,目的是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职业培训的道路,通过培训获得职业培训结业文凭。
但为什么大学生过多反而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利呢?
布特尔的“大学生人数减半经济学”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大学生人数减半”可以增加现有的劳动力供应,因为被大学吸引走的年轻人可以有一半进入劳动力市场;其次,这样做可以释放目前为了提供大学教育而占用的大量资源,包括大学里的讲师和教授、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第三,这样做可以把大学附近的部分学生宿舍改做其他用途;第四,这样做可以让一半本应上大学的年轻人免去偿还学生贷款的债务负担,相应地,国家也将因此节省一半基本上没有希望全额偿还的学生贷款。
布特尔没有提到的是,英国大学扩招,适龄青年的一半以上上了大学,但英国的就业市场并没有那么多专业对口的工作任凭他们挑选。英国统计局六年前的一份调查发现,几乎一半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未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如今,随着新冠疫情导致英国进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英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更为严重。《每日电讯报》8月2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上,每一份工作居然有40人在争抢。
大学学历痴迷
英国成人教育学院的组织“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s)也支持减少大学生人数的提议。该协会会长大卫·休斯(David Hughes)指出,英国有许多工作并不要求有大学学历,但仍然有很好的职业发展和升迁前景。
英国议会下院教育选择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哈尔丰(Robert Halfon)更直截了当,呼吁英国人抛弃对大学学历的痴迷。
“学历痴迷”不仅仅是英国的一个现象,也是其他许多国家的共同现象。在中国,“学历痴迷”在恢复高考以来的40多年中逐步升级,从学士升到硕士,再从硕士升到博士,据说,中国有些省级机构招聘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博士学位。
英国还没有这么严重,至少非学术机构招聘,并不要求应聘者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有的时候,拥有博士学位的应聘者在非学术机构的招聘过程中,甚至还受到“反向歧视”:他们落选的非正式理由之一往往是:你的学历太高了,或者他们私下可能会听到招聘者礼貌地说出类似“我们的庙太小了”之类的婉拒之词。相应地,英国也没有大学毕业生一窝蜂地考硕、考博的现象。
但英国确实有对大学本科学历的痴迷现象,标志之一就是各类学校排行榜大行其道:英国许多媒体、许多机构都有自己的中学排行榜,排名高低的标准就是结业考试成绩、“高考”成绩和大学录取率;英国也有许多大学排行榜,把英国的大学分成三六九等,导致许多志在上大学的中学毕业生以进入牛津、剑桥和类似美国“藤校”的罗素联盟大学为荣。
“学历痴迷”其实是建立在“学历神话”基础上的。的确,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高于那些不上大学的昔日中学同学,但“物以稀为贵”的经济学原理也适用于劳动力市场,如果大学生人数太多了,那么,部分成绩不那么好、或者运气不那么好的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未必就一定高于那些没有上大学的昔日中学同学。
总部设在伦敦的经济研究机构“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约 20% 拥有大学学历的英国人,其收入低于那些原来在中学期间学习成绩相似、但没有上过大学的昔日中学同学。
尽管英国各界都有人认为“英国大学生人数过多”,尽管保守党领导的英国政府已于去年正式放弃了让英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超过50%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始作俑者、前首相布莱尔至今仍然为这个目标进行辩护。
布莱尔今年7月在为其智库“托尼·布莱尔全球变化研究所”撰写的一份报告中表示,50%的目标虽然引发争议,但仍然是正确的和必不可少的,放弃这个目标是错误的。
布莱尔在他的《2030年的教育》一文中呼吁,英国需要让更多的中学毕业生上大学,他还建议在贫穷城镇建设数十所大学校园。
但布莱尔的长子尤安·布莱尔(Euan Blair)却有不同的看法。
就在成绩膨胀的“英国高考”日那一天,尤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父亲领导的工党政府提出的让一半以上年轻人上大学的目标已经“过时”,这种“人为的”目标其实最终也事与愿违。
尤安指出,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只有 4% 能够进入罗素联盟大学,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了并不需要大学学位的低技能工作。
今年37岁的尤安是一位企业家,有趣的是,尽管他本人是英美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但他的初创企业Multiverse所从事的业务,却是让更多年轻人获得在职培训的学徒机会,而非上大学。
更有趣的是,当记者问他是不是父子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不同时,尤安说,他父亲现在同意他的观点,更支持他的初创企业做的事情。
(作者曾在英国多家知名媒体担任资深记者、编辑。作者微信公众号:魏城看天下)
责编 | 阮璐阳
[英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