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服务器

英国宣布“净零战略” 绿化汽车供应链,专家:国际资源竞争或将加剧

英国政府公布最新减排战略,称将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以实现向零碳经济转型。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竞争过程中,英国也要提速了?

日前,英国政府公布最新减排战略(即“净零战略”),称将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以实现向零碳经济转型。

具体而言,英国政府计划向电动汽车领域投资近10亿英镑。其中,6.2亿英镑将投向电动汽车企业与充电桩基础设施,充电桩将集中建设在当地街道、住宅等地。另有3.5亿英镑将流向汽车制造商的上游企业,用于帮助整个汽车供应链的绿色转型。作为回报,汽车制造商被要求每年必须销售一定比例的清洁能源汽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政府之所以出台这一战略,主要是从环保角度考量。2050年,英国要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即将开幕,英国政府需将其减排战略提交给大会。同时,英国政府这一战略也将给财政带来缺口,同时新能源行业仍未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a href=英国宣布“净零战略” 绿化汽车供应链,专家:国际资源竞争或将加剧”>

欲绿化英国汽车供应链

英国政府对电动汽车领域再度加码支持力度,获当地汽车组织支持。英国跑车制造商莲花汽车的总经理温德尔表示,英国有知识、人才,但缺乏电动汽车供应链,政府对供应链的投资恰逢其时。Fasken公司合伙人温特则称,投资电池可以将英国电动汽车行业团结起来。

英国行业组织基准矿业情报公司(BMI)称,如果以英国目前电动汽车目标推算,到2035年,英国将生产约300万辆纯电动汽车,而这将至少需要175GWh的电池组容量。但目前来看,英国动力电池供应能力远未达到这个水平,预计到2030年时仅有56.9GWh。

为什么绿化汽车供应链,对发展英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成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因为此举可以保障供应链安全、加强与其他国家产业竞赛的实力、符合他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进口标准。

杨成玉解释称,在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30%~40%,保障动力电池供应安全至关重要。在生产动力电池方面,亚洲较强、欧洲较弱。同时,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高,寡头格局显现。

据咨询机构罗兰贝格测算,2020年,全球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已上升至九成以上,90%的生产在亚洲国家。“目前,欧盟、美国已出台了有关保证动力电池供应安全的法案。如果英国政府不加强供应链建设,该国电动汽车企业很有可能会被上游企业‘卡脖子’。”杨成玉说。

此外,他还称,目前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四成以上。英国现已脱欧,如果英国车企想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需要满足欧盟的“原产地原则”。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规定,为避免不被征收关税,以价值计算,到2027年,英国企业向欧盟出口的整车须有70%的零部件来自欧洲本土。

专家:国际资源竞争或加剧

目前,英国国内对于上述计划的质疑在于,汽车电动化的转型将为英国政府带来巨大财政缺口。

英国财政部在同日发布的另一份文件中表示,电动和氢动力汽车如果成为市场主流,意味着来自化石燃料相关活动的税收收入将减少。2020年,燃油税和车辆消费税为英国政府贡献了370亿英镑的收入。预计到2040年,英国政府的临时税收缺口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对于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英国财政部表示,暂不考虑举债的办法,因为这不仅对后代不公平,还在财政上不可持续。该部认为,可能将采取增收碳税的方法,如扩大碳定价的范围,并确保汽车税与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步伐保持同步。

英国政府表示,如果上述财政缺口的障碍得以扫清,2050净零战略得以顺利落地,预计这一战略将为英国在2030年创造44万个工作岗位,并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利用900亿英镑的私人投资。

兴业证券电新团队的研报认为,英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确定性不断增强,预计2021年,欧洲新能源车全年注册量将同比增长70%,达220万辆。在此过程中,海外锂电及材料供应链将有所获益。

英国政府和汽车行业共同组建的英国先进推进中心(APC)也表示,英国的初创锂电及材料供应商将获益更多,目前已有一百多个企业对电池供应链表示有兴趣。

在杨成玉看来,英国在电动汽车尤其是供应链领域发力,或为其他国家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带来挑战。

他表示,首先,国际矿产资源争夺将加剧。动力电池生产依赖上游锂、钴、镍等有色金属,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刚果(金)、印尼、澳大利亚等国,行业集中度较强,而现在下游的竞争则将更为激烈,或使动力电池产业承受更大的成本和竞争压力。

“其次,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将更为严峻。目前,这一市场主要被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雷诺等品牌所占据。受制于国外技术环保标准、许可证申请、品牌知名度等问题,其他国家车企品牌在欧洲市场并不被广泛认可。伴随欧洲积极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本土汽车品牌可能将再度崛起。”杨成玉说。

[英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